实验原理
1)地理空间数据库实验原理
地理空间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模型和规则组合起来的地理数据集。用有限的点来表示无限的连续变化曲面,实现地表重建。主要包括地形图数字化、航空-遥感影像提取、野外实测以及既有 DEM 转换等方法获取。构建研究区地形、环境、资源、人文等要素图层的空间数据库,为洪水淹没过程与辅助规划虚拟仿真实验提供数据基础。
2)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实验原理
数字高程模型(Digital Elevation Model,简称 DEM),是在二维空间上对地形起伏的描述。构建 DEM 的思路是首先在二维平面上对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,然后根据分布在格网点周围的地形采样点内插计算格网点的高程值,最后按一定的格式输出,形成该地区的格网 DEM。DEM 构建主要包括基于规则或不规则采样点、基于等高线分布和基于不规则三角网(TIN)转换等方式。
3)三维应用虚拟场景建模实验原理
洪水淹没分析是 DEM 地形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,主要按是否考虑水流流动连通性,通常分无源淹没和有源淹没两种情况。无源淹没是指凡是高程值低于给定水位的点,都计入淹没区,所有低洼处都可能积水成灾。有源淹没则还需要考虑水流的流动连续性,即洪水只淹没它能流到的地方,与水源不连通的低洼地不构成淹没。无源淹没只需逐个扫描地形网格,统计所有水位高于地形的区域即可,假设从流域的出水口开始,流域内的水位从出水口开始逐步上升,并计算出流域内被淹没区域的面积,为辅助规划决策提供依据。
4)辅助规划模拟分析原理
要求学生在掌握总规、控规基本流程,基于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报批过程基础上。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加入研究性内容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创造力,做出有突破性的科学实验。从相关数据的收集、处理、数据库基础上,借助于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三维分析和服务功能,利用三维仿真模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辅助规划决策分析,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应用空间信息技术,解决规划设计中较复杂的问题。